Information Center
料筒温度 喂(wei)料区 60 ~ 90 ℃ ( 80 ℃ )区 1 260 ~ 290 ℃ ( 280 ℃ )
区(qu) 2 260 ~ 290 ℃ ( 280 ℃ )
区 3 280 ~ 290 ℃ ( 290℃ )
区 4 280 ~ 290 ℃ ( 290 ℃ )
区 5 280 ~ 290 ℃ ( 290 ℃ )
喷嘴 280 ~ 290 ℃ ( 290 ℃ )
括号内的温度建议作为基本设(she)定值,行程利用率为 35%和 65%,模件流长(zhang)与(yu)壁厚(hou)之比为 50:1 到 100:1,喂(wei)(wei)料区(qu)和区(qu) 1 的温度是(shi)直接影响喂(wei)(wei)料效率,提高这些温度可使喂(wei)(wei)料更(geng)平均。
熔料温度:270~290℃料筒恒(heng)温:240℃
计量行程: ( 0.5 ~ 3.5 ) D
残料量: 2~ 6mm 取决于计量行程和螺杆直径
回收率: 可加入 10 % 回料
浇口系统: 点式, 潜伏式, 片式和直浇口都可以; 建议采用盲孔和浇口窝来断冷料头; 可使用热流道; 由于熔料可加工温度范围窄, 热流道应提供闭环温度控制
机器停工时段: 无需用其它料清洗; 熔料残留在料筒内时间可达 20min , 此后热降解容易发生
(2)、聚(ju)对苯二甲酸(suan)丁二( 醇) 酯( PBT)
料(liao)(liao)筒温度 喂(wei)料(liao)(liao)区 50 ~ 70 ℃ ( 70 ℃ )区 1 230 ~ 250 ℃ ( 240 ℃ )
区(qu) 2 240 ~ 260 ℃ ( 250 ℃ )
区(qu) 3 250 ~ 260 ℃ ( 260 ℃ )
区 4 250 ~ 260 ℃ ( 260 ℃ )
区(qu) 5 250 ~ 260 ℃ ( 260℃ )
喷嘴(zui) 250 ~ 260 ℃ ( 260 ℃ )
括号(hao)内的(de)温度建议作(zuo)为基本设定值,行程(cheng)利用(yong)率(lv)为 35 % 和 65 % ,模件流长(zhang)与壁厚(hou)之比为 50:1 到 100:1
螺杆转速: 最大螺杆转速折合线速度为 0.5m/s
计量行程:( 0.5 ~ 3.5 )D,因为熔料对过热和在料筒内残留时间过长很敏感;残留时间不应超过 5min
残料量 : 2~ 5mm , 取决于计量行程和螺杆直径预烘干: 在 120 ℃ 时烘干 4h
回收率: 如果混有阻燃剂, 允许不超过 10 % 回料加入, 前提是预烘干过和没有热降解; 不含阻燃剂的材料可加入 20 % 回料
浇口系统: 玻璃纤维增强型材料避免使用中心式直浇口和点式浇口; 浇口的位置应保模腔均匀充满; 浇口处有热流道, 温度必须闭环控制
机器停工时段: 关闭加热系统, 像操作挤出机一样操作机器直到没有塑料被挤出为止; 在生产中断后再重新启动机器, 挤出熔料直到没有气泡
(3)、聚(ju)对(dui)苯(ben)二甲酸乙(yi)二( 醇(chun)) 酯( PET)
料筒温度 喂料区 50 ~ 70 ℃ ( 70 ℃ )区 1 240 ~ 260 ℃ ( 250 ℃ )
区 2 240 ~ 260 ℃ ( 250 ℃ )
区 3 250 ~ 290 ℃ ( 270 ℃ )
区(qu) 4 250 ~ 290 ℃ ( 270 ℃ )
区 5 250 ~ 290 ℃ ( 270℃ )
喷嘴 250 ~ 290 ℃ ( 270 ℃ )
括号内的温度建议作(zuo)为(wei)基(ji)本设定值,行程(cheng)利用(yong)率为(wei) 35 % 和 65 % ,模件(jian)流长与(yu)壁(bi)厚之比为(wei) 50:1 到(dao)100:1
螺杆转速: 最大螺杆转速折合线速度为 0.5m/s
计量行程:( 0.5 ~ 3.5 )D,因为熔料对过热和在料筒内残留时间过长很敏感;残留时间不应超过 5min
残料量: 2~ 5mm , 取决于计量行程和螺杆直径
预烘干: 在 120 ℃ 时烘干 4h
收缩率:变化很大,取决于树脂,截面厚度,模具温度和保压:收缩率 1.2 % ~2.0 % , 或加了(le) 30 % 玻璃纤(xian)维增强型(xing)材料, 使收(shou)缩率达 0.4 % ~ 0.6 %
浇口系统: 任何一种普通系统型浇口都可使用; 浇口处有热流道, 温度必须闭环控制
机器停工时段: 关闭加热系统, 像操作挤出机一样操作机器直到没有塑料被挤出为止; 如果料口处换了其它热塑性材料, 建议用 PE 或 PP 清洗
(4)、聚碳酸(suan)酯(zhi)( PC )
料筒温度 喂料区70 ~ 90 ℃ ( 80 ℃ )区 1 230 ~ 270 ℃ ( 250 ℃ )
区 2 260 ~ 310 ℃ ( 270 ℃ )
区 3 280 ~ 310 ℃ ( 290 ℃ )
区 4 290 ~ 320 ℃ ( 290 ℃ )
区(qu) 5 290 ~ 320 ℃ ( 290 ℃ )
喷(pen)嘴 300 ~ 320 ℃ ( 290 ℃ )
括号(hao)内的温度建议作为基本(ben)设(she)定值,行程利用(yong)率为 35 % 和 65 % ,模件流长(zhang)与壁厚之比为 50 :1 到 100:1
料筒温度 喂料区 40 ~ 60 ℃ ( 50 ℃ )区 1 160 ~ 180 ℃ ( 180 ℃ )
区 2 180 ~ 230 ℃ ( 210 ℃ )
区 3 210 ~ 260 ℃ ( 240℃ )
区(qu) 4 210 ~ 260 ℃ ( 240℃ )
区 5 210 ~ 260 ℃ ( 240℃ )
喷嘴(zui) 210 ~ 260 ℃ ( 240 ℃ )
括号(hao)内(nei)的温度建议(yi)作(zuo)为(wei)基(ji)本设定值(zhi),行程(cheng)利用率为(wei) 35 % 和 65 % ,模件流长与壁(bi)厚(hou)之比为(wei) 50 :1 到 100:1
螺杆转速: 最大螺杆转速折合线速度为 0.6m/s, 但最好将螺杆转速设置低一点, 只要能在冷却时间结束前完成塑化过程即可
计量行程: ( 0.5 ~ 4) D
残料量: 2~ 8mm , 取决于计量行程和螺杆直径
回收率: 可加 30 % 的回料, 前提是之前材料没有发生热降解
收缩率: 0.4 % ~ 0.7 %
浇口系统: 可使用点式浇口和热流道; 最小壁厚不应小于 0.7mm ,因为 AB S流动性较差
机器停工时段: 无需用其它料清洗
料(liao)筒温度(du) 喂料(liao)区 50 ~ 70 ℃ ( 70 ℃ )区(qu) 1 230 ~ 250 ℃ ( 250 ℃ )
区(qu) 2 250 ~ 260 ℃ ( 260 ℃ )
区 3 250 ~ 270 ℃ ( 265 ℃ )
区(qu) 4 250 ~ 270 ℃ ( 265℃ )
区 5 250 ~ 270 ℃ ( 265 ℃ )
喷嘴 250 ~ 270℃ ( 270 ℃ )
括号(hao)内的温度建(jian)议作(zuo)为(wei)基本(ben)设定值,行(xing)程利用(yong)率为(wei) 35 % 和 65 % ,模(mo)件(jian)流(liu)长与壁厚之比为(wei) 50 :1 到 100:1
熔料温度: 260 ~ 270℃
料筒恒温: 200 ℃
模具温度: 70 ~ 90 ℃
注射速度: 中等注射速度, 将摩擦热降至最小; 多级注射; 对有些制品建议采用从慢到快
计量行程:( 1.0 ~ 3.0 ) D, 因为熔料对过热和在料筒内残留时间过长很敏感;残留时间不应超过 6min , 在热流道中的滞留时间也应尽可能小
残料量: 2~ 5mm , 取决于计量行程和螺杆直径
预烘干: 在 80 ℃ 温度下烘干 4h
回收率:可加入 20 % 的回料,只要料没有发生热降解并进行过适当的预烘干;如为强度要求不高的制品则更好
收缩率: 几乎各向同性, 0.5 % ~ 0.7 % ; 对玻璃纤维增强型, 0.2 % ~ 0.4 %
浇口系统: 任何一种普通形浇口都可使用; 浇口处有热流道, 温度必须闭环控制
料筒设备: 标准螺杆直径为 50mm ; 对大直径螺杆, 采用低压缩和短计量段几何尺寸; 止逆环, 直通喷嘴
区 2 180 ~ 230 ℃ ( 210 ℃ )
区(qu) 3 210 ~ 260 ℃ ( 240 ℃ )
区 4 220 ~ 260 ℃ ( 240 ℃ )
区 5 220 ~ 260 ℃ ( 240 ℃ )
喷(pen)嘴 220 ~ 260 ℃ ( 240 ℃ )
括(kuo)号内的温度建议(yi)作为(wei)基本设定值,行程利用(yong)率(lv)为(wei) 35 % 和 65 % ,模件流长与壁厚之比为(wei) 50:1到(dao) 100:1
螺杆转速: 最大螺杆转速折合线速度为 0.6m/s, 但最好将螺杆转速设置低一点, 只要能在冷却时间结束前完成塑化过程即可; 需要中等螺杆转速
计量行程: 0.5 ~ 4.0D
残料量: 2~ 8mm , 取决于计量行程和螺杆直径
预烘干:在 80 ℃ 温度下烘干 4h ;贮藏不当会增加吸水性;这会导致在成型过程中制品表面会开裂、擦痕或气泡
回收率: 可加入 30 % 的回料, 前提是之前材料没有发生热降解; 对高质量的制品, 应该只用正宗的原料
收缩率: 0.4 % ~ 0.7 %
浇口系统: 通常, 可以采用任何浇口系统和热流道机器停工时段: 无需用其它料清洗
区 2 180 ~ 220 ℃ ( 210 ℃ )
区 3 200 ~ 250 ℃ ( 230℃ )
区(qu) 4 200 ~ 250 ℃ ( 230 ℃ )
区 5 200 ~ 250 ℃ ( 230℃ )
喷(pen)嘴(zui) 200 ~ 250 ℃ ( 230 ℃ )
括号(hao)内(nei)的温度(du)建议作为基本设定值(zhi),行程利(li)用率为 35 % 和 65 % ,模件流(liu)长与壁(bi)厚之比(bi)为 50:1 到 100:1
注射速度: 取决于截面厚度和流长: 厚截面制品需要极低的注射速度以达到合适的前流效果; 多级注射: 从慢到快的速度建议采用在浇口附近为获得好的表面质量
螺杆转速: 尽可能慢进行塑化冷却以适应冷却时间: 最大线速度为 0.6m/s ;要求螺杆扭矩高
计量行程: 0.5 ~ 3.5D残料量: 2~ 6mm , 取决于计(ji)量行(xing)程和螺(luo)杆直径预(yu)烘干(gan): 绝对需(xu)要在 80 ℃ 的温(wen)度(du)下烘干(gan) 4h , 因为(wei)吸水率高达 1%回收率(lv): 允许, 只要(yao)材料(liao)已经被适(shi)当烘干和(he)加(jia)入(ru)颜(yan)料(liao); 加(jia)入(ru)回料(liao)生产出的制(zhi)品不再有(you)好(hao)的光学质量(liang)。
收缩率: 0.3 % ~ 0.7 %浇(jiao)(jiao)口(kou)(kou)(kou)(kou)系统: 由于树脂流动(dong)性差, 需要大尺寸浇(jiao)(jiao)口(kou)(kou)(kou)(kou); 对镜片(pian)来说, 浇(jiao)(jiao)口(kou)(kou)(kou)(kou)应该(gai)比镜片(pian)外轮廓截(jie)(jie)面(mian)厚度(du)小 0.5mm ; 浇(jiao)(jiao)口(kou)(kou)(kou)(kou)直径应该(gai)至(zhi)少与制品(pin)截(jie)(jie)面(mian)厚度(du)一样大;为在(zai)浇(jiao)(jiao)口(kou)(kou)(kou)(kou)附(fu)近获得(de)好(hao)的(de)表面(mian)质量, 应避免在(zai)浇(jiao)(jiao)口(kou)(kou)(kou)(kou)和制品(pin)之间产生锐(rui)边; 为获得(de)有效(xiao)的(de)长距离压(ya)力传送, 浇(jiao)(jiao)口(kou)(kou)(kou)(kou)( 横(heng)截(jie)(jie)面(mian)) 应该(gai)短而(er)圆或方(fang)形(xing); 不要采用宽或/薄的(de)浇(jiao)(jiao)口(kou)(kou)(kou)(kou)横(heng)截(jie)(jie)面(mian)
机器停工时段: 无需清洗料筒设(she)备: 标准螺杆, 对光学零件需要特殊几何尺寸; 止(zhi)逆环, 直(zhi)通(tong)喷嘴
区 2 180 ~ 205 ℃ ( 190 ℃ )
区 3 185 ~ 205 ℃ ( 200 ℃ )
区 4 195 ~ 215 ℃ ( 205 ℃ )
区 5 195 ~ 215 ℃ ( 205℃ )
括(kuo)号内的温度建议作为基(ji)本设定值,行程利用率为 35 % 和 65 % ,模件流长与壁厚(hou)之比为 50:1到 100:1
保压压力: 取决(jue)于(yu)制(zhi)品壁厚和模具温度; 保(bao)(bao)压(ya)越长, 零件(jian)收缩越小; 保(bao)(bao)压(ya)应为 80 ~ 100MPa ( 800 ~ 1000bar ) , 模内压(ya)力(li)可(ke)获得 60 ~ 70MPa ( 600 ~ 700bar ) ; 需要(yao)精密成型的(de)(de)地方, 保(bao)(bao)持注射压(ya)力(li)和保(bao)(bao)压(ya)为相(xiang)同水平是很有利(li)的(de)(de)( 没有压(ya)力(li)降(jiang)) 。相同的(de)循环时(shi)(shi)间(jian)(jian)条(tiao)件下(xia), 延长保压(ya)时(shi)(shi)间(jian)(jian), 成型(xing)(xing)重量(liang)不在(zai)增加, 这(zhei)意味着保压(ya)时(shi)(shi)间(jian)(jian)使(shi)(shi)之为(wei)(wei)(wei)最(zui)优; 通常(chang)保压(ya)时(shi)(shi)间(jian)(jian)为(wei)(wei)(wei)总循环时(shi)(shi)间(jian)(jian)的(de) 30 % ; 成型(xing)(xing)重量(liang)仅(jin)为(wei)(wei)(wei)标(biao)准(zhun)重量(liang)的(de) 95 % ,因(yin)为(wei)(wei)(wei)收缩(suo)率(lv)为(wei)(wei)(wei) 2.3 % :成型(xing)(xing)重量(liang)达到(dao) 100 % 时(shi)(shi),收缩(suo)率(lv)为(wei)(wei)(wei) 1.85 % ;均衡的(de)和低(di)的(de)收缩(suo)率(lv)使(shi)(shi)制品尺寸保持稳定(ding)。
注射速度: 中等注射速度; 如果注射速度太慢, 模具或熔料温度太低, 制品表面往往会出现细孔
计量行程: ( 0.5 ~ 3.5 ) D
残料量: 2~ 6mm , 取决于计量行程和螺杆直径
预烘干: 不需要; 如果材料受潮, 在 100 ℃ 温度下烘干约 4h
回收率: 一般成型可用 100 % 的回料, 精密成型最多可加 20 % 的回料
浇口系统: 壁厚平均的小制品可用点式浇口; 浇口的横截面应为制品最厚截面 50 % ~ 60 % ; 逆着模腔内一些障碍( 中子、隔层) 注射为好; 用热流道模具成型也是一种工艺法
机器停工时段: 生产结束前 5~ 10min 关闭加热系统, 设背压为零, 像挤出机清空料筒; 当更换其它树脂时, 如 PA 或 PC , 用 PE 清洗料筒
区 2 160 ~ 185 ℃ ( 170 ℃ )
区 3 170 ~ 200 ℃ ( 180℃ )
区 4 170 ~ 200 ℃ ( 180℃ )
区(qu) 5 170 ~ 200 ℃ ( 180℃ )
喷(pen)嘴 170 ~ 200 ℃ ( 180 ℃ )
括号内的(de)温(wen)度建议(yi)作(zuo)为基本设定(ding)值,行程利用率为 35 % 和 65 % ,模件流长(zhang)与壁厚(hou)之比(bi)为 50:1到(dao) 100:1
注射速度: 对薄壁制品用快速注射; 对厚壁制品用慢速
计量行程: ( 1.0 ~ 3.5 ) D
残料量: 3~ 8mm , 取决于计量行程和螺杆直径
预烘干: 在 70 ℃ 温度下烘干 3h
回收率: 可以加入 20 % 的回料, 前提是没有发生热降解并且进行了预烘干
收缩率:0.4 % ~ 0.7 %( 0.4 % 在料流方向,0.6 % ~ 0.7 % 在料流横截面方向)
机器停工时段: 关闭加热系统, 无背压塑化几次并且像操作挤出机那样清空料筒
(11)、聚苯醚( PPO)
区 2 280 ~ 300 ℃ ( 280 ℃ )
区 3 280 ~ 300 ℃ ( 280℃ )
区 4 280 ~ 300 ℃ ( 280℃ )
区 5 280 ~ 300 ℃ ( 280℃ )
喷嘴 280 ~ 300 ℃ ( 280 ℃ )
螺杆转速: 中等螺杆转速, 折合线速度为 0.6m/s
计量行程: ( 0.5 ~ 3.5 ) D
残料量: 3~ 6mm , 取决于计量行程和螺杆直径
预烘干: 在 110 ℃ 温度下烘干 2h
回收率: 材料可再生加工, 只要回料没有发生热降解
收缩率: 0.8 % ~ 1.5 %
浇口系统:对小制品使用点式或潜伏式浇口,否则采用直浇口或圆片式浇口;可采用热流道
机器停工时段: 关闭加热系统; 低螺杆背压状态下, 操作几次计量循环, 像操作挤出机一样清空料筒
